体重异常容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甚至与部分癌症有关。一些人因腰围过大或体重超标而患上慢性病,需要专业医生和医疗机构的帮助。
3月9日下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预测,若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可能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这一话题迅速在微博上引起热议,网友们纷纷分享自己的减肥经历,并寻求科学的减肥方法。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闭幕会上,张文宏委员指出,体重管理不仅是为了减肥,还与慢病管理密切相关。
目前公认的减肥方法是“管住嘴”。轻断食、戒晚餐、断碳水等减肥方式受到关注。医学上,营养治疗是肥胖症综合治疗的基础,包括限能量饮食、高蛋白饮食、轻断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等方式。专家提醒,轻断食不代表完全不吃,过度节食是不科学的。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谢玲玎提到,约30%至50%的减重人群在一年后会出现反弹,四年内多数人可能会恢复到减重前的水平。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建议,科学适度的节食方法应在保证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及水分摄入的前提下,控制热量摄入。
单纯增加运动量而不控制热量摄入难以达到减重目的。过量运动可能导致肌纤维损伤和四肢粗壮。运动减肥应结合个人特点,进行有氧运动、无氧运动以及柔韧性和平衡训练,并做好热身和整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