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专科作业的样本设计计划的第1条
序言:您想写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吗?我们为您撰写了5篇有关小学科学特殊任务设计的示例论文。我相信这将帮助您写作,并发现更多的写作想法和灵感。
小学科学专科作业的样本设计计划的第1条
1。实施教学惯例并提高教学效率
1。标准化并加强对教学的“五个认真”管理。在研究教科书并仔细准备课程时,我们必须: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其与以前的内容和后续内容的联系;建立单位的教学目标;合理地分配课时,并最初确定每个班级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课程中准备课程。在不同班级准备课程时,您应该注意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准确找到要点和困难;进行学习情况分析和教学策略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包括选择教学方法,使用媒体以及活动形式的设计以形成个性化的设计计划。
2.坚决消除任意加速教学进步和提高教学要求的现象,努力减轻负担和高质量,并注意实践设计中的科学,相关性和有效性,并防止过度和无效的家庭作业。
3. Care for " with ", and to help the poor and them, avoid the of , do a good job in the of poor , face all , take the of as the , put ' in first, pay to , guide to their , good , ' good , and do their best to the 教学。
1 2 3 4。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课外活动,例如:英语沙龙系列,开放的“英语角”,进行英语知识比赛,英语写作比赛等,并精心组织学生在小学生之间的口头英语交流中做得很好,并通过聆听,聆听,阅读,读物,读物,读物,读,读,唱歌,读,唱歌,唱歌,唱歌,唱歌,唱歌,唱歌,唱歌,唱歌,练习,练习,进行,绘画,绘画,绘画,绘画,绘画,绘画,绘画,绘画,绘画,绘画,绘画,绘画,绘画,绘画,绘画,绘画,绘画,绘画,绘画,绘画,绘画。标准化写作,养育学生的良好写作习惯,并整齐,标准化和正确地写作。
2。学习教育理论和改变教学概念
1。仔细研究“英语课程标准”,深刻了解其精神本质,继续研究“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并阐明英语课程在小学中的目的。
2.鼓励和组织英语教师加强教学专业的进一步学习,并努力提高英语教师的整体质量,尤其是英语的专业质量,为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奠定了基础。这个学期,我们将严格遵循地区教学和研究部的要求,并有意识地在“新概念英语”中练习文章,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该小组的老师很小,因此我们还要求每个老师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教学和在线教学方法,并适当地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以丰富和改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第三,加强科学研究并形成个人风格。
1。没有科学研究,教育就没有活力。我们以“小学英语教室教学的游戏化”为特色。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以扎实的方式进行教学和研究小组和课程准备小组的活动,以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有效地组织活动,例如集体课程准备,案例分析,沙龙讨论等。教学和研究小组的活动应集中于集体课程准备会议,并根据基于班级实际情况进行集体讨论,并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前的预测和后教学后的反思,以提高相关性和有效性。当更多有关活动期间教学的困惑以及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犯许多错误的信息时,严格遵循学校电子课程准备的要求,标准化格式,并以高质量的方式进行课程准备,因此该课程的准备可以真正成为教师实施课堂教育的平台。同时,与教学部合作定期执行例行检查和监督;通过讨论,观察和评估来促进关节改进。此外,教学和研究小组还应扮演“传播,帮助和领导”的角色,以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
1 2 3 2。加强对特定英语教学的研究并提高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上个学期,我们的小组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游戏化”作为主题功能。在教学和研究小组中进行沟通以建立共识。确定教学特征和发展方法,并制定思想或计划。这个学期,我们仍然要求每位英语老师在每日英语课堂教学中演示这一教学功能。
小学的科学和特征作业设计模型模型的第2条
1。积极的主题情感
积极的主题情绪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活动中产生的相对稳定和积极的内在经历和感觉。这种感觉和经验可以使学生具有在特定学科学习的积极行为倾向,并对学习活动的发生和维护产生积极影响。积极的情感经历是广泛的,而负面的情感经历将限制学习行为[1]。
积极的主题情绪反映在特定的主题教室中,因为学生总是对该主题的教室有一定程度的期望,期望在教室中拥有更舒适和愉快的心理体验,因此伴随着将态度转移到教室外面的相应主题中的可能性,在此类型的主题和阅读相关信息或收集信息或收集信息或收集信息或收集信息方面,它们更加积极地在教室外面进行积极主动。基于积极学习情绪和学生在实践中的学习表现的定义,可以进一步总结积极主题情感的要素(如图1所示)。
2。主题的情绪水平及其典型观察工具
(i)主体情绪水平的划分
下表显示了不同学科中不同情绪水平的学生的表现,这对于课堂观察具有很高的参考和评估意义。
(ii)主题情绪的观察维度
鉴于实际的中学教室,为了更清楚地观察,描述和分析学生的情感层面,作者设定了课前知识准备,课堂注意力,课堂上的问题和答案的四个维度以及在实践中观察课堂观察的家庭作业。以下是使用痴迷主题的情绪水平的学生行为的参考列表。
同时,仅观察学生的情感层面是不够的。教师控制和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状态是必要和必要的。在实践中,作者设定了沟通,学习动机,任务设计和反馈以及课堂观察的学生表现的四个维度,提醒老师采取了各种单词和行动,这些单词和行动可能需要注意课堂教学。其中,沟通包括调整学生的头衔,教室氛围的调整以及口服和肢体语言的合理应用;学习激励措施包括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眼睛和表情,回答问题后持续学习行为的促进,课堂纪律的积极表达和期望以及在个人对话中的积极对话策略的应用;任务设计和反馈包括与学生生活接近的情况和活动设计的创建,可能需要他们的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材料,教学方法的协调和链接,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检查和课堂作业期间的指导,创造合作学习机会和成绩的机会。学生的绩效包括:学生参与和表达,参与班级问答,主动性在教学内容之后继续学习,学习成功和自信心的归因。
3。基于积极的主题情感视角观察太空教学教室
(i)在4+4维度中观察积极的主题情感教室
1。学生在4个维度中的情感课堂观察
课前知识准备:地面讲师播放了一个简短的电视视频,“太空中的宇航员的食物,衣服,住房和运输”,首先让学生对宇航员的太空生活有初步的了解,并为后续太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地面讲师还使用投影和视频来解释失重与重力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电梯向下加速和自由跌落时,平台秤显示出生动和生动的显示。
课堂上的关注:作者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观看了现场直播。在教学过程中,工作室和观看现场广播的学生都非常集中和专注,担心会错过任何细节。
课堂问答:在教学过程中,当场有互动问题,并就家庭作业进行了开放问题。教师和学生有20多个身体答案,其中包括10个以上的问题和答案。他们充满热情,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提出问题,并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由视频传输和时间控制的太空演讲并不容易。
作业:这个空间教学的作业非常开放:“除了使用牛顿的第二定律外,我们还能在失重的环境中测量物体的质量吗?”,(教学有助于)两个物体的振动频率显然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使用这种现象来设计一种方法来衡量这个问题?让我慢慢地考虑这个问题。”根据讲座后的教学课程的询问,学生们非常热衷于完成作业。他们通常认为他们甚至巧妙地应用T =2π并设计了一个计划来衡量质量。两名学生还去了黑板执行自己的设计计划。
2。教师的4维学科情感教室观察
沟通:教师在上课之前和上课时亲切地给学生打电话;巧妙地使用单词,笑声和友善的语气来营造一种安全,放松和活泼的教室氛围;老师巧妙地使用肢体语言与课堂上的学生进行交流。
学习动机:当学生思考问题时,老师会提供更长的等待时间;学生总是用预期的眼睛和微笑的表情回答问题,耐心和认真地倾听以表现出尊重和鼓励,并且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演讲;当学生表现出正确的行为时,教师会使用有意义的而不是评论的口头赞美来促进学生的持续学习行为。
任务设计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学生感兴趣或与学生生活感兴趣的内容,以创建教学情况或设计教学活动;为可能需要它们的学生准备个性化的学习材料,例如:“(教导)两个振动频率显然是不同的。是否可以使用这种现象来设计一种用于衡量质量的方法”显然是一种为高中生设计的学习材料;通过不同认知方法的教学链接的结合,可以保持学生相对稳定的关注,例如:在本课程中可以互换使用“接受一种验证”和“发现一种验证”的两种教学方法。
学生表现:学生在整个班级中保持高水平的参与度,聆听老师的解释和同龄人的演讲,他们的表情和姿势表明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很高;他们高度参与课堂问题,总是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愿意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内容结束后,他们愿意继续学习或积极实践。
(ii)课堂价值取向的积极主题情绪:“中国梦”
课堂价值取向不得否认教学的教育价值,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在教学方面的善良和进取心的意识形态和道德品质,以反映该国在某个阶段的教学意愿。本课也不例外。 “中国梦”的积极主题情感使教室在爱国主义和民族意志方面更加突出,并赋予其更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依靠失重的教学状况,该空间教学运行了五个基本物理实验:大中学和中学生的质量测量,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气球。课堂教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并取得了明显而令人震惊的实验结果,对许多物理定律和原则的解释和解释几乎是极端的。但是,教学的价值取向并不能保持普及科学知识的水平,并且教学行为不仅限于对科学“事实”的描述。取而代之的是,通过营造充满民族自豪感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绪和刺激学生对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的民族意愿渗透到教学联系中,从“中国的结”到注入水膜到注入水膜到利用航空公司的帮助来表达航空公司的帮助”,我希望学生能够努力学习,使自己的梦想变得越来越多,并为梦想增添了梦想,并为中国的梦想增添了颜色,并蒙上了梦想!等等,等等,所有这些都将民族梦想与个人梦和科学梦想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生动地解释了“中国梦”的科学含义,以及“祖国高于一切”和“人才奉献给人类”之类的民族意志。
(iii)积极的主题情感,这些情绪在辩证的教学关系上:“学生擅长学习”和“老师擅长教学”
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应该如何处理“学生擅长学习”和“老师擅长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太空教学还提供了理想的答案和例子。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并从“学习确定教学”和“学习确定学习”的角度安排教学内容。太空教学中解释的部分问题来自中国载人太空工程网络的收集,反映了“学习教学”的教育概念; “主要奴隶组合”的教学团队的安排是确定空间与地面之间互动的教学方法,而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技术条件的有效利用都反映了“教师擅长教学”的教育概念。
其次,正确处理教师作为“领导者”角色与学生的“主观性”状态之间的教学关系。在45分钟的课程中,宇航员保持了自信的微笑,并且在整个过程中都充满了鼓舞和鼓舞人心的教学语言。例如,当询问学生有关物体质量的测量计划时,出现了多达4个学生和7个计划,包括小学生和高中生。讲师笑着说:“学生的回答很好。那么,这些测量质量在太空中易于使用的质量的方法吗?”回应不仅优化了教师的关系,而且还增加了一些思维魅力。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四个机会来提出问题:“天空中使用的水可以回收吗?” “你能看到太空中的垃圾吗?” “星星可以闪烁吗?”……一个问题像大炮这样的三个宇航员都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耐心地将它们一个接一个地回答。 “你能看到不明飞行物的问题”的问题使教练笑了。 “我们还没有看到不明飞行物。但是我们可以告诉你一些很棒的东西,我们每天都能看到16次诞生,因为我们每90分钟旋转地球。”答案在说明事实的同时表现出幽默和智慧,这是对促进者的作用的完美解释。
第三,合理地应对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学有效性,在课堂开始时,王的“飞向教室”,妮·海森(Nie )在空中的冥想,以及王雅普(Wang )的“大力神魔术艺术”( Art),这是这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武术大师”的创建,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兴趣和情感。然后,讲师根据“像燕子一样光线”的教学情况出现了问题。学生的知识储备自然动员了,他们的思想也很敏捷。在太空教师的价值的指导下,自然会爆发学生的学习效率。 45分钟内有20多个身体答案是主动和和谐的,学生的学习动力被充分激活。因此,两种效力关系是积极的,并在辩证的统一上:教师的教学效率基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教师的教学则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iv)教学方法协调实施中的积极主题情绪:“接受一个验证”和“发现一个探索”
“接受一种验证”教学方法强调,教师以错误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从而极大地确保了知识的准确性。 “发现和探索”的教学方法强调了学习者的学习潜力的最大化,使学习者能够在独立和合作探索过程中将学科,书籍和其他知识转变为个性化的“我”知识。
太空教学有效地协调了两种教学方法:从教学设计程序的角度来看,它体现了令人振奋的教学思想:“道路没有连接,不被抑制,并且没有实现开口”。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创建一个情况 - 体验过程 - 演示验证 - 独立询问(深入探索)”。一方面,讲师扮演老师作为老师的角色,即准确地赋予了学生对空间失重状态的身体科学知识,反映了寻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它扮演着教师作为主体的角色,赋予提出问题的权利,发现的权利以及对学生进行评估的权利,形成了物理现象和隐式原则之后的链状和循环连续教学过程。在两种教学方法的协调实施中,实现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之间和谐共鸣的积极主题情感目标。
(v)具有时代特征的积极主题情绪:遥控,共享和STS教学
太空教学刷新了流行的科学教育和物理教学的固有模型,介绍了时代的特征,基于太空探索的远程教学,也可以通过卫星现场广播广播,由教育部网站进行重播,或以课件的形式重复教学。全国学生共享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这不仅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而且是改善人们的生计和传播科学的一种形式。
宇航员的单个摆锤实验和地面无法实现的水膜实验的事情会导致学生在脑海中拥有许多“ Whys”,这将吸引他们探索神奇的太空现象背后的本质。科学意味着寻求知识和真理,并寻求知识和真理需要最大的动力和热情。从小就开始,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对科学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然后将自己致力于科学,并在他们的一生中追求真理。通过持续学习诸如太空教学和物理学之类的科学知识,学生逐渐知道,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和宇宙世界的运动定律是不同的,并且必须有许多未知的法律等待在不同规模的地球重力下被发现。这对学生的世界观,宇宙观点,思维辩证法以及提高教学质量非常有益。
此外,在五个实验之后,宇航员的终点也关注了时代的积极纪律情绪:它在失重的环境中介绍了科学和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方向,并且可以获得具有更均匀的结构和更大尺寸的半导体晶体,这对材料科学的基础研究有益于材料科学,优化和改善地面生产过程; the of cold under will be , and can be to high- and ... These avant-garde STS will make who are to the class look to and , and the seeds of to have been sown in the of their .
参考:
小学的科学和特征作业设计模型的第3条
1。教师成长阶段的概述
通过多年的教师工作实践和分析以及对成功的教师成长案例的研究,我们认为,经过毕业前实习培训的新老师通常必须经历三个基本阶段:适应期 - 能力期 - 成熟期 - 成熟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
(i)适应期
在适应期间,教师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的过渡,完全进入了教师的角色,他们的商业利益和情感变得稳定。他们能够根据一般模型顺利组织教学活动,但是他们的基本教学技能还不够稳定,而且他们在教育和教学方面仍然缺乏灵活性和创造力。在此期间,培训教师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适应能力并加快其健康成长。
(ii)竞争期限
教师以胜任的方式可以根据常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并基本上结合教学和教育,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教育和教学设计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创造力,效果显而易见,但不够稳定。在此期间,培训老师的目的是使他们能够更快,不断地提高专业能力,以便他们可以成长为主题骨干或著名老师。
(iii)成熟
成熟阶段的老师擅长总结经验,开拓性和创新性,并且可以有效地使用各种教育和教学方法。教学结果非常好,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教学特征和教育管理特征。在此期间,培训教师的目的是使他们摆脱职业倦怠的“高原时期”,以便他们可以在教育和教学能力上实现另一个飞跃,成为学校的骨干,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
对第二和第三大培训项目的实际探索
根据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定律,我们计划了三个主培训项目:“ 123”项目,“幼苗”项目和“ 2+1”项目,并不断促进新教师逐步迈向适应,并最终朝着成熟度发展。
(i)启动“ 123”项目,以加速新老师的健康成长
在对新雇用的老师进行在职培训后进行了深入调查后,发现新雇用的老师是一个具有出色优势和明显缺点的团体。为了促进新教师的健康和快速成长,从2008年夏天开始, 局推出了“新教师质量通行证“ 123'”,这是一名全职和全职的中学和中学的全职老师,在实习期到期后拥有不到三年的教学经验。它还以“新教师质量通行“训练”为主题,旨在改善新教师的主题,“一个中风,两个单词,三个能力(一个中风是简单的教学中风;两个单词是笔字符和粉笔角色;三个能力是课堂教学管理能力,人际关系教学能力,人际关系关系处理能力和偶然事件响应能力)”。实践过程如下:
1。制定计划并准备教科书
根据省和市政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精神,基于初步调查和分析,县教师培训学校根据我们县的实际状况制定了特定的培训计划,根据初步调查和分析,根据初步调查和分析,基于初步调查和分析,根据县教师培训工作计划进行了相关精神。该计划内容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时间安排,培训方法,培训要求,培训评估和竞争说明。然后, 教师的继续学校组织了相关专家,学者和老师,以编译新的教师培训教科书“明天”,其中包括三个部分:“一个单词,两个中风和三个能力”。
2。选择讲师并进行演习
根据教科书的写作,我们确定了具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相应特殊讲座和精选的教师。然后,每个老师就五个主要内容进行了特殊的演讲和训练。特殊讲座既相关又与教科书“明天”不同。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我们不仅可以针对新教师的混乱,还可以接近教育和教学的现实,从而扩大知识,提高技能和促进改进的目的。
3。组织培训并专注于实践
该项目的培训周期为一年,从次年的7月到6月。培训包括三个主要链接:第一个,集中培训,时间是每年的7月至8月,其中有300多名参与者在细分市场中组织,该县进行了少于300名参与者的参与者。在培训期间,新教师的组织是为了澄清任务和目的要求,然后进行特殊讨论,自我消算以及“一字符和两扫手”练习;其次,从次年的9月到三月的工作实践,重点关注自己学校的教师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并为课堂教学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关系处理能力和偶尔的事件响应能力提供教学职位;第三,自学和自我实践,要求学生根据标准自己学习,反思和弥补缺点,并为县级的通过评估做准备。上面的第二和第三个链接由学校组织和实施,并定期检查。
4。严格的评估和使用比赛来促进培训
对“ 123”项目的评估与县和学校级别相结合,并基于“实践和评估手册”。首先,进行基于学校的独立培训并实施子项目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基于学校的培训出勤,学习笔记,家庭作业质量等;其次,组织书面能力测试并标准化毕业评估。评估结果分为四个级别: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优质和良好的比例分别在15%和30%之内得到控制。县教师培训学校将向具有通过水平或以上的人颁发培训证书和相应的学分;第三,举办全面的质量竞赛,以展示教师的风格。 15% of the level as to in the -level new , the at the end of May, and and the of the . who fail the will be to to the next re-study.
(II) the "" and the of '
In order to the of the " of the of on the of in and " and the " on of and in ", to the basic laws of and the needs and plans for 's team , on the basis of the of the "123" , "" for the of new in three years in 2011. The is full-time with five years after the "123" . It aims to grow into a -level or after three years of .
1. , base-based
There are and for the of from the " ". The for in the " " must be young who have in the "123" and have a of , and are under the age of 28. The is by the and the to the , and then it can only be after the test and the tutor . At , there are 80 in the first batch of "" who meet the , 8 in and . The is based on the where the 's chief tutor is . The base not only a place for to train, but also with the and the team to and to . the base's ,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ole in “ by ” to .
2. model and
the , we the " + base" model. Each is a or a as the chief tutor, and then 3 to 5 in and and key are to a tutor group, and the where the chief tutor is is as the main base for and . In this , the chief tutor and in the are not only for the of , but also for ' ,, and the test of to the of . To the of the , the has a led by the , by the( ), and in class and with the where the are . are not to go out the , and to the of the " " with all their might, and the and after the .
3. and teach to your
In order to the of the , we have the and set up a of three major : , and , the of -, , , and . We to the ' basic , level, and after three years of , meet the basic of , and lay the for the of -type . In order to ' and ' , there are about 10 in each in the " ", which fully that every can from the tutor. The can plans based on the ' and teach to their . In this way, the can also get time and to ask for , and can face to face and all-round with the .
4. Take a solid and pay to
In the , we the of " - and - - ". each , first to the tutor's class or to the steps of , then watch the video to the cases, and then the to group and take the class. When on your own, the toto the study group, , and draw lots to teach. After class, , to teach , and and . While , also runs it. Only after all and hours of study can they be to in the . The is in a joint and . to the , each must eight tasks in , , , and , book , and job . Those who pass the score will be a of and will be with for the hours.
(III) Carry out the "2+1" to the of and
In order to help and break the " ", the of and , so as to play the and role of and , and the of the and team, to the of and on the of , with the needs of , on the basis of the "five ones" ,has a "2+1" for for and who are in- and high , which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ir needs and .
1. a plan and ideas
With the of the and needs, in 2010,the " Plan for the "2+1" for in " ( to as the "Plan"). The "Plan" that a three-year "2+1" will be for and title from the 2010 year. The is to the of with and, their and , and truly a high- group and force in our 's . The of the "2+1" and of : (1) ; (2) ; (3) test ; (4) ; (5) cases. The above two items (1) (5) are per year, and the above three items (2) (3) (4) are items per year, that is, two and one extra for of each stage of the year, which is to as the "2+1" . The plan is and in the year.
2. Build a and
In order to that the "2+1" is , we have built a three-level-level, and -based . The has a "2+1" and for the of the of and , for the and of the . is of from the , Basic , , and , and and . The of the is the , and the in is the . There are 9 to 11 . The and has an , which is in the . The Chief and the of the ' serve as the and . The of and and is of the main of the four and the heads of of the . It has 3 to 5 , and is the of the and and the . The of a three- and of work.
3. Sub-item , and
The of the "2+1" is out in with the of and sub-item . At the same time, it a of such as and , and , with , and case and on- . (1) : Using () and and as ,and study , then , , and pay to the of ' and . (2) test: based on , and with the of . The form is and self-study and self-, and then a -book test is . The test is two parts: the and of and the and of and , and the of the two for 50%. (3) : it is out in the form of , () and and and group . The two major parts: and test paper . (4) : It is out in the form of , () and , and group , and self-study and self-. By, can the basic and of . (5) case : It is out in the main form of , () and and and group , so that can the role and of and and cases, the basic and of cases, and gain and from them.
4. to
The "2+1" has a and and . First, : , , test , , and cases will be set up first, and third , and will be given . Among them, the first prize will 10 , the prize will 7 , the third prize will 5 , the (town) level will 4 , and the will 2 . , the has a fund for the "2+1" to , and and and the best units the the ' Day every year.教师个人按各项所得总学分多少设立综合考评一、二、三等奖,县级综合获奖面控制在参与教师总数的10%左右;最佳组织奖以校为单位,由县统一全面考评。第三,教师素质优化“2+1”工程的考核结果与“县年度学校和谐科学发展千分制”考核挂钩,与教师奖金、评优、评先挂钩,业务测试位居学科全县后20%的教师当年不得评为业务考核优秀和先进工作者。
三、实践成效分析
通过“123”工程、“苗子工程”和“2+1”工程三大师训工程的实施,我们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123”工程、“苗子”工程和“2+1”工程之后,我县广大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提升,进而助推了全县师资的专业化发展进程。新教师不仅顺利融入了新的教育环境,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而且在师德观念上对本职工作有了更新的价值取向,兢兢业业,为人师表。通过首席导师制下培养出来的优秀“苗子”教师已经在校本研修和区域研训共同体的平台上起到了展示和辐射的作用,正成为其学科教师专业发展上的一颗颗新星。而“2+1”优化工程培训帮助许多中高级教师冲出了职业“高原期”,进入了职业发展的新轨道,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起着示范引领作用。
(二)构建了教师终身发展的一体化培养模式
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构建了教师终身发展的一体化培养模式。每个环节对应教师成长的一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应的培养对策。一体化的教师培养模式如表1所示。
表1
(三)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培训资源
经过几年的培训实践与探索,我县在构建了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着力开发了具有本县特色的文本培训资源,如《走向明天》《爱满天下》《幼儿教师优秀教学活动设计方案集》《教学简笔画》《手工制作》《歌曲弹唱100首》《教师自制教玩具精编》等专门培训教材。这些教材切合教师实际,对教师的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了参训教师的一致好评,认为“实在、实用”,能解决实际问题。上级领导对我县自编的系列培训教材也都十分赞肯。
(四)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
为了确保培训取得实际的效果,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多元评价的方式对培训质量进行监控。评价涉及三个层面:其一,对培训机构的培训工作进行评价,我们教师进修学校每举办一期培训班,均组织学员对培训机构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培训机构培训内容的设置、培训的组织服务工作等;其二,对培训者进行评价,评价涉及组班教师的服务管理工作、讲课教师的讲课内容、讲课方式、课堂效果以及改进意见等;其三,对参训者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学员的学习态度、出勤、作业及提升变化等,评价方式有学员自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领导评价等。当然,这个评价体系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以逐步建立起以评促发展的长效机制。
小学科学特色作业设计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微课程;评优赛项;微课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104-05
随着以微视频为核心、与传统的“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的新型课堂模式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翻转课堂”(the )教学模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并引起了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
这一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技术变革风潮,同样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效应,我国各地区基础教育领域迅速做出了反应。2010年11月,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首届中小学优秀微课资源征集评审大赛,首次提出了微课、微课程的概念;2011年10月,该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在国内最先就微课概念界定和区域微课实践研究公开发表文章。[1]2011年春,重庆聚奎中学开始翻转课堂实践,成为全国第一所“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学校。2012年3月,该中学张渝江老师第一次在国内公开发表有关“翻转课堂”的译作。[2]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黎家厚教授带领团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翻转课堂的理念和做法,并推动翻转课堂与微课走进中小学课堂。2013年下半年,苏州电教馆馆长金陵通过深入的研究实践率先从课程视域提出了微课程与微课程教学法,并据此系统指导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山东省昌乐一中进行翻转课堂实践,取得成功。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简称“NOC活动”)是由中央电化教育馆负责指导,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发明协会联合主办的面向全国中小学师生开展的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与增强知识产权意识的一项赛事。微课程评优赛项正是此项活动结合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的本土化于2014年新增设的教师竞赛项目,以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制作配套微型教学视频(即“微课”)为基本内容,推动教师职能从表演者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转型,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体现了一种理念和导向。通过考查教师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指引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014年8月,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全国决赛在山东济南举行,遴选出的来自全国18个省的465件微课程参赛作品进入首届“微课程评优”赛项的决赛。基于此赛项评委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以及对微课程内涵与特征的深入探究,现将切实参与微课程教学设计与评选的亲身感悟和思考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分享。
微课程评优的理念及其赛事设计
目前,“微课程”概念尚没有统一定义,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教授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 Burst),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3];国内学者与教育工作者也结合本土教育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观点,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4];“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5];微课程是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小现象、小故事,用PPT做成数字故事。其中微课本土化过程中从课程论角度,阐述微课程为:微课程是将原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其研究对象是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而不是一个被孤零零拆散的知识点。[6]NOC微课程评优赛项正是基于我国学者对微课程的一般性理解而开展的竞赛活动。本文也是在这一意义上指称微课程。
1.微课程评优理念
研究者基于对微课程的深入实践研究,概括出微课程具有时代属性、技术属性、资源属性和课程属性四个基本属性,其中课程属性是微课程的根本属性。 [7]
微课程评优赛项遵循课程论,主张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内在要求设计参赛作品,内容包括构成某一学时教学设计的两个互相融合的模块: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视频(即“微课”)。今后还将逐步扩展到课堂教学形式创新,以构成完整的微课程评价体系。
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共同构成一个有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诸环节的微型的课程统一体。创设了以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鲜明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行为表现为“导学一体”。教师在课前设计任务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根据任务单的要求制作以微视频为主要内容的配套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依据任务单的指导,根据学习需要观看微视频和其他资源,完成基础任务,达成基本学习目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课始检测、进阶作业、协作探究、展示质疑四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自学带来的成就感,并逐步增加知识的思维难度,学生通过协作和展示发展综合素质。
显而易见,微课的设计开发要以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为依据,即根据学习需求来进行微课的设计制作。它关注的是微课能不能与学生及其学习发生有效关联,如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2.微课程评优赛项设置
微课程评优赛项从课程论的视角进行赛项流程设计。
首先,展示自主学习任务单,介绍设计理由。“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单)的内容设计要体现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设计学习重点、难点突破步骤,兼顾对学生分析、综合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突出体现使用主体定位在学生而不在教师。因此,设计任务单应该以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为原则,使学生能够根据任务单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需要充分体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导”关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依据任务单的设计能够判断教师是否发生了从“表演者”向“导演”的角色转变,即转变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将学习的自还给学生,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本身不难,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习惯了“教师为中心”的设计方案,将“任务”设计成目标性内容,致使不适合学生使用;将“达成目标”设计成了“教学目标”。这些状况在现场决赛前提供修改完善机会后有了较大的改善。这表明,教师“转型”有一定难度,但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如果提供适当的助力,可以指导教师设计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案,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其次,播放微课。微课是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发配套学习资源。赛制要求评委在考查中除去视频本身的属性,如画面清晰、稳定、声画同步等,更重要的是微课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及通过观看微课高效达成自主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可能性。如果微课程在内容上仅是对传统教学的数字化翻版,单纯采用传统的讲授与灌输教学法,充其量只能扮演“课件”的角色。微课是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的结合,注重内容的呈现,更注重学习方式方法的运用。微课与传统课程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在传统课堂中,如果一位学生“走神”,教师可以通过即时提醒,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微课程环境下,则必须通过“内容”、“任务”的设计达到这一效果,而无法直接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屏幕”是沟通的唯一交互中介,“教”与“学”的主体双方彻底分隔于屏幕两端。如何通过内容进行基于屏幕的有效学习交互,切实落实混合学习,将是考查微课制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也是微课程评优较之传统赛课而面临的新问题。
微课的呈现方式主要包括录屏、录像两种,教师根据选定的知识内容选用适合的表现方式,通过声画来动态呈现知识内容或思维路径,最终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微课作品既要清晰地表现出引导的过程,又要尽可能的简练,且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间隙。赛制最终将视频长度限定在10分钟以内,这对教师的内容设计、问题预设以及视频剪辑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最后,评委就“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微课内容制作等与参赛教师交流、提问。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一是就教师阐述环节,有疑问或不清晰的地方与教师进行进一步交流;二是考查教师就“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和微课的制作的问题应对,进而就作品设计理念等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微课程评优参赛作品分析
笔者用SPSS软件对遴选出来的465件微课程参赛作品按照学段、学科、制作技术、制作水平、课型、参赛教师的地域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参赛作品学段分布不均衡
参赛作品数量分布不均衡,依学段逐渐递减(如图1)。在所有参赛作品中,小学学段作品251件,占54.00%,初中学段作品172件,占37.00%,高中学段作品42件,占9.00%。参与微课程评优赛项的小学学段作品数量明显高于初、高中。“翻转课堂”实质上翻转的是教学结构,在实践中,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自学,期间还要整理归纳出存在的问题,是“前台”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是隐在“后台”的学习指导者和帮助者。课堂要“翻转”,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由此,中学阶段比小学阶段更适合推行“翻转课堂”,因为中学阶段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故“翻转课堂”在中学阶段实施更易发挥微课程数字化“一对一”的优势。数据分析结果与理论推断相悖,除小学组在课程内容选择角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这一因素之外,升学选拔的定位方式及其导向也构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2.参赛作品学科分布不平衡
统计显示,就学科分布而言,参赛作品最为集中的学科门类有4个,具体为数学学科参赛作品124件,占26.70%;语文学科参赛作品71件,占15.30%;英语学科参赛作品66件,占14.20%;信息技术学科参赛作品54件,占11.60%。其中数学学科参赛作品数尤为突出,占比赛作品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数学、语文、英语和信息技术四学科参赛作品315件,占67.74%;而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科学、美术、品德、体育、心理、音乐、综合实践,这12门学科参赛作品数共计150件,占32.26%,参赛学科作品数量分布情况如图2。
统计结果中,数学、语文、英语和信息技术四学科参赛作品占参赛作品67.74%;历史、地理等12门学科参赛作品占32.26%,信息技术因学科自身的技术等优势导致参赛作品数量较多。语文、英语学科的参赛作品数量仅次于数学学科,除微视频对知识内容有直观呈现的特性要求外,还与教育形式下语、数、英学科的课程地位相关。参赛作品的学科数据分布也暗示了高考应试制度下学科分数比重的倾向性。
3.参赛作品的课型分布不均衡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演变。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梳理和归纳微课的类型,可以将微课归为课程精讲类、实验探究类、操作示范类、虚拟面批类和游戏学习类5项。[8]此次参赛作品中,课程精讲类所占比例较高,其次是操作示范类、实验探究类、虚拟面批类和游戏学习类等数量较少。这证实微课视频调动多感官陈述知识的优势,更佐证了微课适合作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资源;至于巩固知识、培养技能等,可以在任务单中通过任务设置或者诘问等渗透,在课堂创新与拓展中完成。
4.参赛及获奖作品区域分布不均衡
数据统计显示,微课程评优赛项共有来自18个省、直辖市的214所学校参赛。遴选出来的465件微课程参赛作品,主要集中在以下省市,数量最为突出的是山东省,其他依次为: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陕西省、河北省,参赛作品数量及所占比例如图3所示。微课程与翻转课堂作为新兴事物,进入中国教育领域不足两年的情况下,已引起了多个省市一线教师的关注,并付诸实践。
统计结果中山东省淄博市作为单列地方组委会,参赛作品202件,占参赛作品总数43.40%;广东省参赛作品主要集中在深圳市,其参赛作品38件,占8.17%;江苏省参赛作品全部集中在苏州市。由此分析,新兴教育技术在各省市受关注程度和实践推动力度仍然存在一定差异。
获奖参赛作品统计显示,山东省获奖作品共计123件,占该省入围作品总数的48.81%;广东省获奖作品18件,占该省入围作品总数的32.73%;江苏省获奖作品35件,占该省入围作品总数的85.36%;河北省获奖作品13件,占该省入围作品总数的65.00%;上海市获奖作品12件,占该市入围作品总数的44.44%、陕西省获奖作品6件,占该省入围作品总数的26.08%。一等奖获奖作品统计显示,山东省38件,占该省入围作品的30.90%;广东省6件,占该省入围作品的33.33%;江苏省19件,占该省入围作品54.28%;上海市3件,占该市入围作品25.00%;陕西省2件,占该省入围作品的33.33%;河北省4件,占该省入围作品的30.76%。进一步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微课程评优在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一等奖分布方面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现象,主要集中在淄博市、深圳市、苏州市。且苏州市参赛作品在微课程制作、任务单设计等的理论、技术水平普遍较高(如下表)。
分析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微课程评优赛项的作品及奖项数据可知,微课程作为新一轮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方式,已经在多个地区启动实践研究,部分区域在微课制作、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等方面开始形成风格,渐趋成熟。微课程实践的核心思想和关键点是人性化学习。一方面,给学生自定进度的按照自己步骤进行学习的可能。教师事先录制视频,让学生回家去观看。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付出不同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完成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及时介入学生的学习,进行面对面的针对性辅导。[9]微课程作为新一波的“信息化热”,是教育信息化的“夹生饭”还是信息化环境下课改的新助力――专家深入持久的引领、示范、理论支持将发挥主要影响,在专家的指导下让教育信息化进入积极稳妥、适度超前、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让新技术的应用改变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与传播方式。
延伸思考
微课程实践可以利用适合的在线交互平台,通过技术支持重新创建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之间的主体交互,以激励、维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有效结合,完成知识的学习与互动。由此,微课程内容的设计就可以超越知识传递的层面,趋向与学习相关的学习活动,真正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设计,进而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同时辅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习发生过程,及时提供个性化指导。面向学习过程的需求对学习数据分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序列应包含学习者个人信息、课程学习效果、学习者知识结构变化、学习者参与质量、学习活动设计、作业布置、学习支持等方面数据的可视化统计分析结果。学习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不仅止于数据的表面挖掘,还应实现学习过程数据全面采集和分析。学习数据分析报告,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绩效、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环境,诊断学生差距和学习需要,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10],另一方面根据学习者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水平来智能推送相关学习内容。
在微课程教学实践中,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控制权,能够通过教学指导和技术工具进行自我组织的探究性学习。教师在完成学习的基础准备的同时,需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并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协作学习。对学生最有益的改变发生在他们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后的课堂活动中。教师通过评测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促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内化。
微课程教学法的实质是把传统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