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青桃传媒

全国

有“磁性”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来自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的一线观察

青桃传媒·2025-03-10 10:40:44·阅读

“建议新增民营企业股东或出资人这一主体的相关条款。”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长宁区政协副主席张毅十分关注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他观察到,在位于虹桥街道的这个基层立法点,不仅有履职的全国、市、区人大代表轮番在立法征询会上发出箴言,近年来政协委员们也积极参与其中,发挥建言资政作用。

“特别是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从‘0’到‘1’,从草案征求意见稿,到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二审的草案,我们在基层酝酿和讨论环节都积极参与、提出了不少建议。通过虹桥街道这个点,可以第一时间反映,代表、委员、企业家、专业人士,乃至普通市民,都参与其中。”他说。

全国人大常委会2月下旬经过二审的这部草案,又根据基层建议做了最新的丰富、完善。“这体现了我国的立法,是开门立法,是问题导向的立法。”身为一名资深律师,张毅十分看好民营经济促进法对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作用。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由于虹桥街道古北荣华社区的居民构成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批常住外籍人士也成为参与意见征询的信息员。来自菲律宾的王煊熔是一家慈善机构的负责人,2023年春她曾在一场立法征询会上提出“推进保护慈善行为中的受益人和志愿者的隐私”。

2024年9月5日起施行的新修改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凝聚了各方智慧,其中也包含从虹桥街道直报的多条建议。

“我们居民的想法和建议都能被听到,通过修法可以使社会得到更多保障。”王煊熔说。

从联系点到工作站,构筑温暖“同心圆”

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一环,长宁区政协在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设有虹桥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将搜集社情民意的调研点进一步下沉,与基层立法联系点比邻办公。

这个工作站的召集人、长宁区政协委员季凌芸说:“‘协商’不应都在发现问题之后,也可以在立法、修法前,政协委员与社区建立密切联系,通过社情民意下情上达,通过提案建议参政议政,从一个侧面推进了国家立法。”

在一面“履职墙”上,动态显示全国、市、区政协委员下沉到该站点的名单、照片等。据了解,张毅作为下沉到虹桥街道的全国政协委员对多部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建言献策,2024年还荣获了全国政协“年度好提案”嘉奖。

让虹桥街道参与意见征询的4.6万多人次都感到自豪的是,法的效力有时还可直接促进社区服务品质的提升。比如,虹桥街道辖区内的上海市盲童学校的周边路段斑马线,2023年下半年迅速升级安装了交通灯的声音提示器。

市民张老伯感叹:“过去这类提示器的提示音要么太吵、要么声音轻,被噪音淹没了,现在站在盲道上就能清晰接收信息,这才是真正的无障碍。”

周边居民李女士则称赞:“以前很怕这个提示器声音扰民,现在既帮助了需要的人,又不影响生活,这才是通过立法,让我们体验到了可持续的美好生活。”

“在严肃的法条背后有着人性的关怀和温情。我们通过提出建议,完善立法,促进相关区域安装提示设施。这些细节让我们为立法点的每一次意见征询,都感到自豪。”针对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草案的诸多细节,曾多次到上海市盲童学校等实地调研的全国人大代表盛弘说。

在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一层,规模不大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与同样规模不大的政协委员工作站比邻,走出市民中心,数十米外就是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另一侧还有宁聚里·古北美好生活党群服务站,共同构筑起基层社会治理的“同心圆”,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在最近一次长宁区政协全体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展望未来,认为下一步在这个“同心圆”里,协商互动将更有深度、意见表达将更加充分、凝聚共识将更为广泛。

在这个“同心圆”里,多次参与立法征询的丹麦企业家李曦萌认为,通过提建议可以促进法律的完善,虽然有时候存在分歧或不同意见,但会让大家有获得感、参与感、成就感,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吸引力所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