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反美斗士”“爱国旗手”自居的意见领袖,在公众视野中苦心经营的人设轰然崩塌。税务部门通报显示,2019年至2023年间,司马南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手段少缴个人所得税及增值税462.43万元,其控制的北京某影视策划中心更以小微企业身份虚列成本、骗取税收优惠,偷逃企业所得税75.32万元。
当普通工薪族每月工资条上“代扣代缴”栏目默默划走税款时,这位日均收割百万流量的“爱国网红”却把应尽义务变成了私人提款机。这场舆论风暴的戏剧性不仅在于违法金额之巨,更在于其行为与公共形象的撕裂。
司马南在痛斥“西方价值观腐蚀”时声情并茂,在直播间里挥舞“打击资本无序扩张”大旗时慷慨激昂,社交媒体上的每篇檄文都精准戳中大众情绪痛点。但税务稽查的X光却照出了另一幅图景:那个在镜头前义正辞严的“正义使者”,背地里将企业包装成小微企业偷税漏税;那个痛心疾首“国有资产流失”的监督者,自己却在五年间转移隐匿近五百万元收入。
讽刺的是,其团队打造的“批资反美”内容矩阵,每条攻击性视频都能带来百万级收益,这种将爱国主义异化为流量生意的操作,活脱脱演绎了何为“批判的武器沦为武器的批判”。从舆情发酵轨迹看,公众的愤怒更多指向价值层面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