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女士在手机上购买了一箱“新西兰酸奶”,收到后发现其实是儿童饮料,根本不是真正的酸奶。她注意到产品包装正面用大字号印有“新西兰酸奶”,但下方却用浅色小字写着“酸奶风味饮品”。这种误导性标签让很多消费者上当。
电商平台上有许多类似产品,打着“XX酸奶”的名号,实际上是风味饮品或含乳饮料。这些产品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发酵乳标准。食品行业专家指出,这类产品营养价值较低,本质上是添加了多种食品添加剂的“小甜水”。
根据相关法规,此类产品包装上突出标示“XX酸奶”名称,但在包装正面不标示或在下方用不同字体和颜色标示“饮品”或“饮料”,属于违规行为。法律专家认为,这种行为涉嫌虚假信息标注,故意欺骗消费者,严重者可能构成欺诈。
一些生产厂商透露,这类产品的成本非常低,每瓶仅0.3元到0.4元左右,出厂价约0.7元/瓶。它们多销往四五线城市的县城及批发市场,线上也有一定销售体量。厂家通常会储备大量标签,如果某款产品被投诉下架或店铺被封,可以马上更换包装重启销售。